近期文章

台北人高雄人休士頓人 – 2014年刊文章

本文刊載於《休士頓臺灣商會2014年年刊》

宋明麗

在海外的台灣人相見,總要問是台灣那裡來的,若是同個地方 的,便感動的要流淚,惺惺相惜。在休士頓常見桃園有一群,彰化的也不少,台南一大票,高雄更一拖拉庫,屏東的是國境之南志氣大,客家鄉親更是常相聚,反而台北人多卻較少成群呼黨,愈南愈熱情嗎?拍謝,別駡我搞分化,而是我們常如此偏見。可是,一出了休城,我們便是別人口中那最團結最和氣的休士頓台美人。

在飛機上看了部電影,戀戀海灣,敍述了高雄之美。猶記去年助理紫菜,由台北來高雄訪我,謂吸到高雄西子灣的空氣,神清氣爽,放眼過去,綠意盎然,感覺隨便講什麼都很自由,不似在台北城,藍大於綠,想吠吠,還得察言觀色周遭。尤其每屆台灣的選舉年,同色朋友們都自動歸隊,相互取暖,而異色朋友們則保持距離,遙遙相望,彼此尊重,不敢放縱言語,深怕傷害彼此的心,因為,選舉是一時,朋友還是朋友。

我們這個世代,交往多元,不因政治信仰不同而貶抑對方,異中求同,只要是台灣優先,不損台灣權益的都可同桌共話,只為譲故鄉更好。在休城,台灣來的人口應是有減無增,各個社團都有危機感。不是我們努力不夠,而是下個世代的到底躲到那裡去了。但是過去的幾場演唱會,陳昇,動力火車,五月天,大家都有嚇到,人山人海,原來休士頓的少年仔台客真不少。

不敢奢望少年仔加入我們的團體,但還是很高興的看到他們彼此間有許多的聯結,也許是工作玩樂,也許是養兒育女,他們都過的勁力十足,這正是我們社區的一個隱形後盾。商會這幾年很認真的在拉年輕人,他們也都表現的不錯,幾個中文學校也集結了不少的有心家長,而同鄉會剛辦過的首屆台灣節,更是一個大膽的嚐試,雖然因人數比預期多了三倍多,以至於有些失控,有許多人沒吃到精彩台灣美食物,但也算是成功的團結了老中青三個世代的活動。做為本會的創始會員,老友之間常思當年的熱鬧,每每感到時不予我,其實我們還有橫向連結去擴展的空間。像最近台灣發生的太陽花學運,不僅在島內翻轉了世代,也延燒到德州來,學生們跨越了藍綠,抗議場上,有綠旗,也有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幾位前輩看了有些錯愕,但也尊重學生,這很有意思,學生的擔當讓我們省思,也挑起了我們跳躍的心。台北人也好,高雄人也好,我們在此共同維護了休士頓台灣人的美譽,希望有機會傳承商會的優良傳統到下個世代,就是我們「心有台灣」的蕃薯精神。

加盟美國連鎖旅館、酒店的六大訣竅 – 2014年刊文章

本文刊載於《休士頓臺灣商會2014年年刊》

賴清陽律師

隨著美國 經濟的持續景氣,全美的房地產市場也是一片榮景,旅館業更是大家都看好的產業。據Hotel & Motel Management統計, 全美旅館2013年開房率為82%, 比2012的70%增長了2%, 每個房間平均增長了近12%。有不少經營旅館的老手在這一波經濟潮中大顯身手,有更多的人更是躍躍欲試,正在尋找機會進入此一市場。

旅館業無論大小,可分為兩類:一類為獨立經營,即靠個人的努力與財力來運作,它的好處是無額外費用,也不用分他人利潤,可以我行我素。缺點是知名度低, 市場擴展所需廣告費用要獨立承擔, 往往無法做太多太大的廣告, 而使市場覆蓋面有限, 客人的信賴度也較低; 另一類即所謂的連鎖旅館, 此類經營方式的缺點是要求高、費用大、而且也受到連鎖體系的一些限制, 它的好處是房價好、出租率高、客源多、客人信用度高、市場覆蓋廣、 增值空間大。目前絕大多數的旅館經營者都傾向於以連鎖店方式管理旅館。但也有一些人, 因為談判時經驗不足, 加入連鎖旅館後, 經營困難, 進退兩難。下面筆者僅將過去幾年來談判連鎖經營的體會與大家共用。

 

  • 加盟期限(Term):

美國各行各業的連鎖經營體系都有一個簽約期。旅店業一般要求為十五年左右, 但在談判申請加入時, 可要求籤三至五年的實驗期 (Window), 以免稍後發覺不合適而要求提前解約帶來的罰金。此罰金一般為每個房間在2千-5千美金左右。以一個一百個房間的汽車旅館為例, 提前解約的罰金在20萬-50萬美金左右, 最高可達百萬美元之多。而且在簽約時往往要求經營者以個人資產擔保。故此加盟期限一定要小心, 談的好, 提前解約時的罰金可低至每個房間最高罰款500 -1000美金(Liquidated Damages),或總金額在10萬美金左右。

 

  • 加盟費用(Initial Upfront Franchise Fee)

申請加盟連鎖體系,批准後先要交一筆一次性的加盟費,一般性的加盟費一般每個房間200-1000美金,100房間的旅館約2萬到10萬。若該連鎖體系急於擴大規模或開發新區, 談判恰當可要到2千-2萬美金的折扣。除此一次性費用外,業主每月還需要繳納權利金(Royalty)、廣告費(Marketing)、房間預訂(Reservation)及銷售服務費(Sales)等不同的費用。一般在每月銷售額的4%-12%之間。但此費用也不是一成不變,談的好的可在開始幾年內少交一些,以一個要求9%的連鎖體系為例,談判的好,可以第一年交5%,第二年6%,第三年7%,第四年8%,第五年以後為9%,若不瞭解這一點,一開始就交9%會損失不少。當然新旅館或正裝修, 銷售額會逐年增加的酒店, 可倒著走,  第一年先為9% ,然後8%-7%-6%,第五年,生意好反而只付5%。

 

  • 權益保護(Area of Protection or Territorial Exclusivity)

在談判時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保護自己入盟後的權益,首先應該注意到的是地域範圍或經營範圍的保護,即在一定的地域範圍內不允許有同樣的連鎖酒店存在。在大都會地區可能僅在方圓一裡內受到保護,但在人煙稀少的地區談到二十裡範圍也不奇怪,故各人應根據所談旅館的具體位置提出要求。

 

  • 連鎖店的轉讓費(Transfer Fee)

所謂轉讓費是指業主轉讓買賣時要支付給連鎖體系的錢,一般來說,連鎖體系都略過不提,因此買賣時需重新申請,若是談判的妥,可要求在經營一至五年間付5000美金的轉讓費,六至十年間轉讓,則會付到一萬五千美元,若在入盟談判時不注意這點,可能在轉讓時因轉讓費的談判而拖延時間,必須付出不在預算中的費用

  • 入盟修繕的允許時間(Punchlist Timetable)

旅館在申請加盟連鎖體系時,一般來說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連鎖體系會要求業主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修繕工作以符合要求(Capital Improvement),當然有些過分的要求。所以業主要爭取到較長較合理申請特免(Wavier) 時間為佳。有些立刻改,有些在二到三年內完成。

 

  1. . 品質檢查(Quality Assurance)

不同的連鎖體系在旅館品質檢查(軟硬體是否符合要求),帳目調查(核實營業額),員工受訓及參加年會等各方面均有具體要求。在入盟談判時必需留意, 以免入盟後發現負擔過重而造成進退兩難的局面。老舊旅館需要翻新,可以要求延緩檢查時間或多於兩次以上的低分數以免因QA不佳,而遭掛牌或趕出連鎖體系,甚至罰款等。

 

美南華人旅館同業工會會員中加入連鎖店的越來越多,頗為可喜,在過去一向是白人主流所獨霸的三四及五星級旅館業中,漸漸打出我華人一片天地,無形中提升了華人在美政治、經濟及社會的地位。

多年前。筆者發起十二位華人Best Western的老闆幫助某位老白競選董事(Board Director), 結下善緣, 後來他出任Best Western的董事會主席, 常替會員們爭取權益, 還相對聘作者為Governor等, 充分發揮公會守望相助, 團結合作的精神, 今後我會員在等連鎖旅館業, 也可朝此方向努力, 爭取話語權, 保障自己的福利。

酒鄉之旅 – 2014年刊文章

本文刊載於《休士頓臺灣商會2014年年刊》

周政賢

每年暑假的旅遊季節由於三女兒一家在倫敦工作,趁她們回美定居之前都安排在歐洲觀光,去年正好七十歲,女兒們商量的結果是到法國西部的酒鄉波爾多及Cognac朝聖。因女兒認為阿爸喝了快五十年的白蘭地,應該到白蘭地聖地一遊以圓夙願,順道到葡萄酒鄉波爾多朝拜一番,並選擇6月17~22日在那邊過七十歲生日。

 

15日從休士頓搭機到巴黎已是16日早上,轉機到波爾多(Bordeaux)女兒一行六人到機場接機,預先租了兩部車一行八人,浩浩蕩蕩的往Cognac出發,車子一出波爾多野外一望無際,眼前綠油油一片,加上清新的空氣,蔚藍天空浮現一些白雲,令人不由得心裡清爽無比。下午1時到達Cognac先到市內午餐,並採購食品,晚上讓Ming表演其廚房功夫,以讓女兒家人們祭其五臟廟。一進市內,空蕩蕩的很少人影,超市,餐廳及商店都沒開門,打探一下才知道法國人中午1時至3時為午睡時間,不做生意, 只好先到住處安置行李後再出來。

 

女兒事先在Cognac郊外葡萄園中租了一間酒莊別墅(現改為民宿)土地約5 Ace,兩層樓房子約6,500呎,共有六間睡房,Ming與我的睡房晚上可以玩捉迷藏(大約有800呎大)兩間大客廳,一間大餐廳及一間早餐廳,屋外另有儲藏室,工作室,運動間,游泳池,果園,花園,樹林,四周除正面圍石牆外,其他三面圍著高及丈餘的叢樹林。生活在裡面十分安靜祥和,果園裡櫻桃正成熟掉得滿地都是。全家人爭著採食新鮮美味的果實,後在清澈的游泳池游泳,小孫子們也樂得入池戲水,整個院裡洋溢著一片歡樂聲。晚上享受阿嬤親手烹調美食。

 

18日早上開車前往Cognac市區參觀Cognac白蘭地博物館,正逢週二博物館不開放。只好先往Hennesy展示館,參觀後並沿著Lacharente River往Hennesy酒廠參觀,中途先到隔壁的Otard Tourist Center參觀Otard酒廠(也是名牌白蘭地),飯後前往Hennesy酒廠,在這個地區大概所有的名牌白蘭地都在Lacharente River兩旁。因為所造酒的原物料及成品,以前都靠此河運輸且此河水質清淳也應該是一大因素。聽說Cognac特別香淳味美的主要原因,除了精淳的水質及悠久的釀造技術外,此地區的土釀所生產的優等葡萄及橡木桶也是主要因素,葡萄採下經發酵後放進蒸餾器加熱蒸餾後,取出放入橡木桶依年份分別保存,然後按各年份混合調成各類品牌,如VS, VSOP, XO,路易13等級不同的等級。

 

6月19日早餐後,全體人員分乘兩部車沿著Le Charente River前往Jarnac小城,此城是Courvoisier酒廠的所在地出名的白蘭地Napoleon及其博物館即位於此地,其附近10幾個村莊提供遊客探索古法國傳統文化及休閒活動的地方,並且讓你瞭解Cognac製做的祕密及本地傳統事物及慶典,沿著Charente River漫步沿路的野生動物如天鵝,野鴨及其他各種不知名的鳥類啼叫聲令人心曠神怡,忘掉人間的煩惱。下午前往Jarnac古城堡,此城早在高盧及羅馬統治時期,屢經各種民族佔領為了防禦外族入侵,在13世紀即建有堡壘,百年戰爭時又加建防禦土堤,現在只剩部份殘存。這裡也是法國前總理密特朗的出生地。此城因跨河兩傍,早期的水運非常發達。現在陸,空運取代水運,River變成遊覽觀光地區,河中獨木舟,橡皮艇,釣魚等各式各樣休閒活動非常普及。

 

6月20日早飯後,前往女兒事先安排的Remy Martin特別品嚐參觀團,由於門票昂貴只有姓周的成員才可參加,阿雪,女婿及小孫子們,因不姓周只好留在家裡(女兒不告知費用,怕我知道價錢就不去了。)上午9時30分到達酒場後,由導遊帶我們四個人參觀各個廠區,說明整個Cognac為中心,內圈Grand Champage區的葡萄最好,中圈Champage次之,外圈品質差點,Remy Martin只用內圈及中圈葡萄釀造,並介紹此地橡木桶的作法,然後從V.S.O.P.廠間開始飲用,然後Premium & X.O. Luion 13,因女兒只喝一半,為了珍惜好酒,其餘本人敬謝不敏全喝了,午後參觀結束後有些飄飄欲仙了。

 

21日早上全家前往Angouleme鎮,這裡是有名的卡通首府,有些世界有名的卡通人物及故事皆由此地產生,對卡通的故事及人物本人比較不瞭解,但為陪小孫子們玩也整跟著玩。午飯過後到鎮郊的一個公園內,有許多休閒及運動設施,經過一番選擇找到一個男女老幼共通的運動,迷你高爾夫球全家人打了二輪後,才興盡回去吃晚飯。

 

22日早上前往Saint-Emilion城區參觀,此城為此區古代居民禦敵城堡及避難之用,城外及城區裡到處種滿了葡萄,這裡也是紅酒的故鄉,城牆及城堡皆為金黃岩及金黃色磁磚屋頂,顏色由早到晚不斷的變化,城堡只剩斷壁殘垣,僅塔堡還聳立在城中。由石壁鑿成的教堂鐘塔,及帝王塔台傲視著整個城堡區,鐘塔首建於12世紀,14世紀及15世紀,陸續加建其地下層教堂建在石壁內,參觀鐘塔每次只准五家庭,我們一家八口算一個家庭,在塔頂上俯瞰著整個城堡相當壯觀。另外城內到處都有各式各樣的教堂,只有在外瀏覽的份了。

 

下午開車到波爾多市,本城位於加隆尼河入海處有2500年的歷史,入侵西元前七世紀高盧人即定居於此,300年後塞爾特人移居於此,隨後羅馬也曾佔領此地,本城為四戰之地,各民族爭戰,英法百年戰,法國大革命,皆與此地有關。歷史遺蹟很多,是聯合國指定的世界遺產。

 

首先往Pey-Berland Tower此塔為大教堂之鐘塔,始建於1440年重建於1850年,由下往上爬了231階到達塔頂時,雙腿已無法動彈,由塔頂繞一圈可看波爾多城,塔上有11噸重的大鐘,鐘塔及旁邊的St. Andrew大教堂為典型的哥德式建築,教堂高23米,寬124米建築相當雄偉,總共花了400多年才建成(12世紀→16世紀)一般作為總主教宮,以前法蘭西國王查理士五世、法皇路易十三與奧地利的安妮公主婚禮皆在此舉行。然後又到The Chilhall Gate此Gate建於1495年為紀念征服那不勒斯及Fornova大捷而建,在此後波爾多貴族出了相當大力。Gate採尖頂式及斜坡屋頂天窗,此Gate雄據波爾多港口,其突出及斜坡窗戶扮演了防禦性的功能。

 

從14世紀酒類為波爾多創造了財富。18世紀波爾多又有了第二春。新的繁榮來自與殖民地的貿易,他們出口武器,衣服及裝飾品給黑人部落的酋長以交換奴隸,回航時則帶來糖,咖啡,棉花等商品,給波爾多創造了更大的財富,也保持了波爾多幾百年來的繁榮。晚上也在市內觀賞一番。第二天才搭機回美,結束了一週的酒鄉之旅。

東西交匯 – 2014年刊文章

本文刊載於《休士頓臺灣商會2014年年刊》

張世勳

多數會友來美至少也應有二,三十年以上了。對於美國西方文化習俗也有很多的了解和經驗。本人也在美國居住了四十年了。從初中生到年過半白也經歷了不少西方的洗禮。但是我們華人固有的束方文化我也是天天在接觸。幾年前我在商會年刊寫了一遍東西兩方的差異,收到不少會友的共鳴。這次我再完整的整理一次,而且加了很多點滴,把這個主題-東西交匯 “East meets West” 用中英對照方示來與各位會友分享。 不過首先請大家了解因為西方文化的進入與洗禮,東方文化也在漸漸的在改變。有些觀點可能會友不太能贊同。這些比較只是讓大家注意到在觀念上東,西兩方的不同而以。我希望會友們能夠和我們第二或第三代或是美國朋友共同來思考分享因文化不同而產生的差異, 希望雙方能多互相了解,禮讓和尊重。

 

Issues

類別

East

東方

West

西

Main Philosophy

主要哲學理念

Universal-all embracing

Soul & Intellect

Interrelated or Oneness

Harmony & Unified

宇宙萬物一體,內在與智能,個體相互關連或合一,和諧與統合

Individual-oneness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Separate parts from the whole

Master & Control reality

個人主體,外在知識累積,個體與群體併立,要求瞭解與掌控現實

Philosophy Derived From

哲學理念起源

Buddhism,  Confucianism,

Taoism, Zen

佛教,儒學,道教,禪宗

 

Christianity, Scientific, Logical, Rational, Roman and Greek societies

基督教,科學的,邏輯,

理性、羅馬和希臘社會

Conception of

the Self

自我觀

 

Collectivism, Interdependence, Passive, Introverts, Conformity, Obedience

集體主義,相互依存,被動的,

內向,服眾,順從

群體主義,以「我們」為中心

Individualism, Independent,

Assertive, Extroverts, Autonomy,  Freedom

個人主義, 獨立,自主,外向,

自治,不受拘束;

個人主義,以「我」為中心

Expression of Self

自我表達

 

“We”-oriented,

Receiver-sensitive

我們為觀點

“I”-oriented,

Sender- oriented

自我為觀點

The Attitude

of  Individual

個人的態度

 

Group duty,

preservation of harmony

有維護團體和諧的責任

Rights and greater need for autonomy and individual achievement

重視個人成就所必備的條件:

權利與自主

View on Society

對社會的看法

Thinking aims for harmony

追求和諧

Thinking strives for order

注重秩序

Law in Society

法制公序

Society based on relationship

人情社會

Society based on law in order

法制社會

Social Interactions

社會互動

 

Social interactions in  society are more hierarchical-based

社會互動重視尊卑階級

Social interactions are often more casual and easy-going

社會互動往往較隨意,隨和

Moral

道德

Based on Confucianism

以儒家思想為主

Based on Christian religion

以基督教教義為主

Thinking Logic

思考邏輯

 

 

“Spiral”

More roundabout and subtle

螺旋形思考,迂迴間接

 

“Linear”

More causal relationships and direct associations between

A and B

直線式思考,注重因果關係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溝通方法

 

 

Meaning is often implied or must be inferred. Use of indirect

language patterns

採暗示迂迴的說法,話中有話,聽者要揣測話者話語的原始真意

More meaning is in the explicit, verbal message. Use of direct language

用言語直接表達

 

Communication Expression

溝通表達

 

Avoid saying no

“We will do some research and discuss it later.”

儘量避免說不,

我們再研究,以後再說吧

No means no

“Which no don’t you understand.”

不行就是不行,

說不行你還聽不懂

 

Expression

of Honesty

表達真意

Subtle, nonverbal, reserve

透過細微的,非言語方式

,保守的方式傳達

“speak their mind“,

 “get it out on the table“

直接說出想法

Meaning of “YES”

溝通中表示「是」的真實含義

 

Acknowledge to what is being said.  It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an agreement has been made.

表示瞭解對方所說的,但不必然表示同意雙方達成協議

There is an agreement between people or a commitment to do something.

雙方達成協議,

彼此信守承諾

Expression of

Agreement & Disagreement

贊同與反對

的表達

More difficult to say no even if one means no; disagreement expressed nonverbally

即使不同意也很難出口拒絕:

反對時會採非言語方式表示

More argumentative; willing to express disagreement verbally

比較會開口直接表達不同的意見或立場

Conflict Resolution

衝突解決方法

More mediation through trusted

third parties

傾向透過信賴的第三者居間協調

Confrontational, Use of lawyers

and courts

遇有衝突,喜歡找律師上法庭

Conflict results

衝突結果

 

Win-Win. “To lose is to win”,

“Lose in order to win”

追求雙贏,少輸為贏,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Perception of two states:

win or lose

兩極化的結果:

非輸即贏

Work Attitude

工作態度

 

Hard work is a virtue,

work to feel secure

努力工作是一種美德,

以工作換取安全感

 

Work is part of life  and NOT life;

more efficient and relax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並不是人生的全;

工作態度更有效率和放鬆

Family

家庭

Family is the building block

of society.  Inter-dependence

is encouraged among

family members.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基礎;
鼓勵家庭成員彼此相互依賴

The goal of the family is to promote the individual happiness of its members.  Believe in nuclear families

家庭的目標是促進其成員的

個人幸福;相信小家庭制度

Filial Piety

孝道

 

The moral conduct of all and the basic foundation of all attitudes in the society

孝道是在社會中的所有

道德品行的基本基礎

Diminishes due to individualistic and independent aspect of the culture

文化上注重個人主義和獨立性,

孝道相對減低

View on Retirement

退休的看法

Retire to enjoy

the gift of your family

退休享受天倫之樂

Retire to enjoy the

rewards of your work

退休享受以前工作得來的報酬

Concept on Savings

儲蓄的概念

Frugal Living and live within their means; saving for the raining day

節儉為美德,量入為出,

儲蓄以備不時之需

Addiction to consumption, paying “on time” and living under a mountain of debt.

偏好消費,不惜背負債務度日,

不喜提早償還借債

Women

女性

 

Shy and reserved,

dependent, conservative,

family oriented

害羞,保守和依賴性,

以家庭為重心

Assertive and  confident,

independent, liberal,

career oriented

果決、自信,獨立,

自在,重視事業

View on Marriage

對婚姻的看法

More to the commitment of

the marriage itself

重視婚姻關係所代表的承諾

Value on the quality of

the marriage for oneself

重視婚姻實質有否達到

自己的期待(品質)

View on Privacy

關於隱私

Talking about domestic concerns of others is very natural

關切別人的家事是平常事

Value their privacy highly

高度重視自己的隱私

 

Achievement

& Winning

成就

Winning is

inside yourself

內心高興但此較不會表現出來

Winning is

outside yourself

很容易表現出來

Philosophy

of Future

未來的哲學理

Future is determined

by your deeds today.

個人的未來決定於現在的行為

Future is predestinated,

it was predetermined by God.

上帝已對未來事先有所安排

Group Dynamics 團體互動

 

Conflict avoidance, tend  not to embarrass anyone, avoid standing out from

the crowd

避免衝突,往往不願讓其他人難堪,避免在群體中突出

Use direct,

confrontational tactics.

often loud and

outspoken

 採取直接,對質的方法,

態度明顯和直言不諱

Friendships

友誼

 

 commitment is more closely tied to intimacy. There is an expectation that friendship, after a deep talk, will continue at the same level.

來往密切後容易形成友誼關係,期待彼此交心後,友誼長久持續

can become intimate quite quickly in friendships, but that doesn’t mean that they are committed. Commitment takes longer to happen.

很容易形成親近關係,

但不表示認定彼此建立友誼,

長久的友情需要較多的時間培養

Face Culture

面子文化

Maintaining family or your own reputation and doing the same for others is essential

維護自己或家庭的名聲,對他人推己及人也應持同樣的作法

Mostly use to protect themselves

from humiliation, social embarrassment and, personal accountability

主要是用來保護自己免受屈辱,

尷尬和獨自承擔責任

Nature of the

Business Relationship

生意關係

Personal, long lasting,

relationship comes first

講求人情關係,

書面協議為次要

Superficial, contractual,

economics come first

以利為考量,

凡事以「白紙黑字」為準

Leadership Roll

管領導方式

Give guidance and personal support, expect strong loyalty and obedience in return.

提供下屬指導和支持,

同時期望下屬絕對忠誠和服從

 

Part of the team but just

happens to be the one in

charge because of specialized

skills and greater experience

主管屬於團隊的一員, 他可能因為正好有專門的技能和

較豐富的經驗而獲得職位

Office Relationships

辦公室關係

Desire to form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people they work with and often feel offended if others do not reciprocate.

期盼同事間有好的互動及感情,也希望對方如此態度

Believe that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s with colleagues at work should not become overly personal.

與同事之間的工作專業關係

不宜太過轉變為私人情誼

Time Sense During Meetings

時間觀念

Appointments less driven by exact start and end times

時間僅供參考

Be on time and end on time

注重準時開始與結束

Sharing

分享

 

Consider it rude to not share treats with  friends

自己獨享好處被認為是不禮貌的

Not expected to share treats  with friends

「獨享」是被接受的常態

Students Behavior

學生課堂行為

 

Quiet and passive, more dependent on their lecturers

安靜和被動的, 很依賴老師

Analytical and critical, more participation in classroom

很多分析和討論的參與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yle

教學與學習風格

 

Expected to memorize material and repeat the answers essentially verbatim on exams

填鴨式教育,

重複練習背答案

Encourages more in-class discussion and problem-solving exercises

鼓勵在課堂上討論

和演練如何解決問題

Parenting

教育子女方式

Demanding

“academic achievement

reflects successful parenting”

嚴格

子女課業成績優秀表示父母教導成功

Permissive

“fewer demands, allow considerable self-regulation”

寬容

較少的要求,容許相當自我管理

Parents Expectation

父母的期望

We know what are better for you!

希望子女依照父母的期待發展

望子成龍, 望女成鳳

Be what you want to be;

have it your way

容許子女朝自己的想法與

興趣發展

Healthy Concepts

健康概念

Stress on the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in the body

強調體內陰陽的平衡

Stress on the causes

and symptoms of illness

重視疾病的起因與症狀

Causes on Illness

病症的原因

Often views illness as an imbalance between the various bodily systems

通常病症為身體系統之間

的一種不平衡狀態

Attributes sickness to the intrusion of a foreign element such as bacteria, viruses, or cancer cells.

疾病是因外來因素的侵入,

例如細菌,病毒或者癌細胞

Health Care Approach

醫療保健方法

Use herbal medicines and acupuncture to treat or prevent health problems

使用中藥和針灸調養

Removing the symptoms

using direct methods

用化學藥來對症下藥

Food  Facts

食物

Categorized food into

five properties:

cold, cool, neutral, warm, hot

食物有

,,,,五個屬性

 

The six food groups are:

grains, vegetables, meats & beans, oils, fruits and dairy products

六大類基本食物:五穀及根莖類,蔬菜, (,,,),

油脂類, 水果類和乳製品類

Meal

用餐

 

Selection of

shared dishes

大家一起共享桌上盤不同的菜肴

Individual portion

in the plate

每個人盤子中分有自己的菜肴

Zodiac  Signs

出生生肖星座

 

Derives from 12 animals that has their own unique personalities and traits. It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lunar calendar.

以不同個性及特點的十二種動物輪流代表每一陰曆年

Based upon the months of

the solar year. Derives from constellations that move through the sky.

據星座的移動來觀看命理

White Color

白色

Death, Mourning,

Sadness, Funerals

死亡,哀悼,悲傷,葬禮

Purity, Chastity,

Holiness, Cleanliness

純淨,貞潔,神聖,潔淨

Black Color

黑色

Wealth, Health, Prosperity

財富,健康,繁榮

Mourning, Solemnity, Authority

哀悼,嚴肅,權威

Red Color

紅色

Joy, Good Fortune,

Prosperity, Celebration

喜悅,好運,繁榮,慶祝

Excitement, Passion,

Action, Love, Danger

興奮,激情,動作,愛情,危險

Yellow Color

黃色

Imperial, Sacred, Honor

皇帝,神聖,榮譽

Hope, Warmth,

Hospitality, Caution

希望,溫暖,好客,小心

21世紀人類發展效應 – 2013年刊文章

本文刊載於《休士頓臺灣商會2013年年刊》

徐世鋼

(本文取材自網路,盼 ~ 對大家有所啟發+助益)

(蝴蝶效應) (煮青蛙理論) (鱷魚法則) (鯰魚效應) (羊群效應)(刺蝟法則)(手錶定律)(木桶理論) (破窗理論)(二八法則) (馬太效應) (路徑依賴理論)(酒與污水定律) (零和遊戲原理)( 雙贏思維)(踢貓效應) (墨菲法則) (墨菲法則啟示)

蝴蝶效應 (The Butterfly Effect): 上世紀70年代美國一名氣象學家洛倫茲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其原因就是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產生微弱的氣流,而微弱的氣流又會引起四周空氣或其它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一個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它系統的極大變化。

蝴蝶效應反映了混沌運動的一個重要特徵: 系統的長期行為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能帶動整個系統的長期的巨大的連鎖反應,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而挑戰傳統觀點。

社會學界用來說明:一個壞的微小的機制,如果加以及時地引導、調節,會給社會帶來非常大的危害,戲稱為“龍捲風”或“風暴”;一個好的微小的機制,祇要正確指引,經一段時間過程的努力,將會產生轟動效應。

煮青蛙理論 (Boiled Frog Theory):把一隻青蛙直接放進熱水鍋裡,由於它對不良環境的反應十分敏感,就會迅速跳出鍋外,但如果把一個青蛙放進冷水鍋裡,慢慢地加溫,青蛙並不會立即跳出鍋外,水溫逐漸提高的最終結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為等水溫高到青蛙無法忍受時,它已經來不及、或者說是沒有能力跳出鍋外了。

煮青蛙理論告訴我們,一些突變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而易致人於死地的卻是在自我感覺良好的情況下,對實際情況的逐漸惡化,沒有清醒的察覺。我們生存的主要威脅,並非來自突如其來的事件,而是由緩慢漸進而無法察覺的過程所形成挽就的命運。

就如人們目光短淺,祇看到局部,而無法整體縱觀全域,對於突如其來的變化,可以從容面對,但對於悄悄發生的大的變化,反而無法察覺,最終會帶給我們更加嚴重的危害!青蛙效應告訴我們:居安思危,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鱷魚法則 (Alligator Principle): 是美國投資界一個簡單的交易法則,該法則的原意是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手。你愈掙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最後整個人都會被鱷魚給吃掉 !

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支腳。譬如在股市中鱷魚法則就是:當你發現自己的交易背離了市場的方向,必須立即停損,不得有任何延誤,不得存有任何僥倖,否則全盤皆輸甚至傾家蕩產 。

 

鯰魚效應(Catfish Effect): 過去沙丁魚在運輸過程中存活率很低,後來有人發現,若在沙丁魚中放一條鯰魚,情況卻有所改善,存活率會提高許多。這是何故呢?

原來鯰魚在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後,就會“性情急躁”的四處亂竄,這對於大量好靜的沙丁魚來說, 原來鯰魚在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後,就會“性情也產生刺激作用,因沙丁魚多了個“異已分子”,自然也很緊張,加速遊動。這樣沙丁過去沙丁魚在運輸過程中存活率很低,後來有人發現,若在沙丁魚中放一條鯰魚,情況卻有所改善,存活率會提高許多。這是何故呢?

魚缺氧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魚也就不會死了。

如:組織或公司,如果人員長期固定就缺乏活力與新鮮感,容易產生惰性,因此有必要找些外來的「鯰魚」進入公司,給員工壓迫感的讓他們知道: 該加快腳步了!

鯰魚效應:係指透過引入強者,使弱者變強的一種效應。

 

羊群效應(Sheep Effect):領頭羊往那裡走,後面的羊就跟著往那裡走 ! 羊群效應最早是股票投資中的一個術語,主要是指投資者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與模仿現象,“有樣學樣的 “盲目”效仿別人,而引致在某段時期內買賣相同的股票。

事實上,羊群效應就是一種”跟風行為”,它表現了人們共有的一種隨鳴起舞的從眾心理,這種從眾心理很容易導致”自我盲從”,而盲從附應往往會陷入圈套,騙局或遭到失敗。當下透過電子媒體的許多股票名嘴或傳銷業者,就是針對人們的”盲從”心態的羊群效應,應孕而生的誘導宣傳途徑之一!

刺蝟法則(Hedgehog Principle): 兩隻困倦的刺蝟,由於寒冷而擁在一起。

但卻因各自身上都長著刺,於是它們離開了一段距離,但又冷得受不了,於是湊到一起,幾經折騰,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距離,既能互相獲得對方的溫暖,而又不至於被刺傷,刺蝟法則: 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

 

手錶定律(Watch Law):又稱為”矛盾選擇定律”。

手錶定律是指一個人祇有一支表時,他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鐘,而當他同時擁有兩支時卻無法確定,

因兩支錶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使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手錶定律帶

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就是對同一個人或同一個組織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標準或制度,

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因此,同一個人或同一組織,不能由兩個人來同時指揮或兩套標準,

否則將使這個人或企業亂套而無所適從。

 

木桶理論(Barrel Theory): 係指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長短不齊,那麼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決於

最長的那一塊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那一塊木板。

木桶原理,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意指任何一組織或公司,可能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

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份,往往決定整個組織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如果一個人的某些方面是自己短板(影響整體的缺點),那就要儘快把它補起來,若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塊最短的木板,那就應該迎頭趕上,不要拉集體的後腿及影響整體的發展。

如將社會發展喻為一個大木桶,那麼經濟、科技、文化、環境、政治等就是構成這個木桶的大木板,任何一塊板的短缺,亂拼與延遲等,都會影響整個社會及國家的發展,其實,家庭與公司亦同。

 

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 Theory):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一面墻,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墻上就佈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 亦如一個很乾凈的地方,人們會不好意思亂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地跟著拋,絲毫不覺羞愧。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繁榮,家庭也一樣 !

 

二八定律(巴萊多定律- Twenty-eight Law):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的經濟學家巴萊多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社會約80%的財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裡,而80%的人只擁有20%的社會財富。這種統計的不平衡性在社會、經濟及生活中無處不在。

“二八法則” 告訴我們,不要平均地分析、處理和看待問題,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決主要問題、抓主要項目上。要善於掌握自己的優勢,尋求那些自己非常喜歡、非常擅長、競爭不太激烈的事情去做,你就一定能夠成功。生活不過是各種角色的無序組合,我們並不需要在每一個角色上花費同樣的時間才能取得平衡,而是要抓住關鍵的角色去完成最需要的事情。人生也是一樣,找到人生中最關鍵的事情去努力奮鬥,就一定會擁有一個成功輝煌的人生。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聖經·馬太福音》中有一句名言「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社會學家從中引申出了“馬太效應”,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用以描述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贏家通吃的經濟學中收入分配的不公的,馬太效應反映社會生活領域中普遍存在的兩極分化。

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路徑依賴理論(Path Dependence): 是美國經濟學家道格拉斯•諾思提出,他認為路徑依賴類似於物理學中的“慣性”,一旦進入某一路徑(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就可能對這種路徑產生依賴,而這些選擇一旦進入鎖定狀態,想要脫身就會變得十分困難。

他成功地闡釋了經濟制度的演進規律,從而獲得了1993年的諾貝爾經 濟學獎。關於路徑依賴,有個有趣

的小故事:現代鐵路兩條鐵軌之間的標準距離是4呎又8.5吋,由建電車的人(以前是造馬車的)按馬車的

輪距標準(古羅馬軍隊一輛戰車的兩匹馬屁股的寬度)設計的。

有趣的是美國太空梭兩個火箭推進器造好之後要用火車運送,通過隧道,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寬度由鐵軌的

寬度所決定。所以今天世界上最先進的運輸系統的設計,在2千年前便由兩匹馬的屁股寬度決定了! 雖然我

們並不滿意這個寬度,但是卻已經很難從慣性中抽身而出。

 

因人們過去做出的選擇,決定了他們現在及未來可能的路人生生涯中,大部份的人們無法擺脫過去既定路徑依賴,一旦選擇了自己的“馬屁股”,人生軌道可能就祇有4呎又8.5吋寬,縱然所有人可能會對這個寬度不滿意,但大多數人卻很難去改變它了,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開始時慎重選擇“馬屁股”的寬度,要想路徑依賴的負面效應不發生,那麼在最開始的時候就要”找對正確的方向”做好第一次選擇,再設定自己的人生。俗諺: 心有多大路有多寬 ,故人生舞台的設定大小會影響你所扮演的角色及份量 !

酒與污水定律(The Law of Wine and Sewage): 即是一匙酒倒進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把一匙污水倒進一桶酒裡,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顯而易見,污水和酒的比例並不能決定這桶東西的性質,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那一桶污水,祇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

 

中國也有同理的諺語:一塊臭肉壞了滿鍋湯;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一條臭魚壞了一鍋湯。無論是來自西方的定律還是中國的諺語,已經把負面影響的始作俑者做了準確的定性:污水、臭肉、老鼠屎、臭魚,這些已經定型的東西已經沒有改變和改造的可能。污水總不可以成為酒吧,臭肉總不可以成為好肉吧,老鼠屎總不可以成為調料吧,臭魚又怎麼可能成為好魚?既然如此,就要及時處置,對極壞的東西不需要再抱什麼幻想,農夫和蛇的故事也同樣在給我們啟發。像果箱裡的爛蘋果,如果你不及時處理,它會迅速傳染,把果箱裡其它蘋果也弄爛,”爛蘋果”的可怕之處在於它那驚人的破壞力。

 

零和遊戲原理(The Theory of Zero and Game): 源於博弈論,兩人對弈在大多數情況下, 總有一個贏,一個輸,如果把獲勝計算為得1分,而輸棋為-1分,那麼,這兩人得分之和就是:

1+(-1)=0。

 

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遊戲總成績永遠是零。

“零和遊戲”之所以廣受關注,主要因為人們發現,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有與“零和遊戲”類似的局面,勝利者的光榮後面往往隱藏著失敗者的辛酸和苦澀。我們大肆開發利用煤炭石油資源,留給後人便越來越少;研究生產了大量的轉基因產品,一些新的病毒跟著冒了出來;修築了葛洲壩水利工程,白鰭豚就再也不能洄游到金沙江產卵–.

 

雙贏思維(Think Win-Win): 人類在經歷了經濟高速增長、科技進步全球一體化及日益嚴重的

生態破壞、環境污染之後,可持續發展理論才逐漸冒出水面。“零和遊戲”的原理正在逐漸為“雙贏”

觀念所取代, 人們逐漸認識到“利己”而不“損人”才是最美好的結局。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

沒有雙贏,那可謂“孤掌難鳴”。還有一句,“眾人拾柴火焰高”。也就是說有了集體的努力,才能辦

好大事。所以說,生活處處有“雙贏”的蹤跡,把雙贏思維當做一種思想,你會看的很遠,也將會讓你

的格局變的更大。

 

踢貓效應(Kick the Cat Effect): 描述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過程。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會有形形色色的不滿情緒和糟糕心情。不良情緒和心情會隨著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由地位高的傳向地位低的,由強者傳向弱者,無處發洩的最弱小的便成了最終的犧牲品踢貓效應程式是這樣的:經理闖紅燈被交警處罰導致心情不愉快,打字員因打錯一個字被經理訓斥,打字員的老婆因為打破一個碗而與打字員吵了一架,打字員的兒子因踢足球回家晚了一些被媽媽責駡,一隻可愛的小貓僅因“喵”的叫了一聲被兒子踢了一腳。

 

情緒是客觀事物作用於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種心理體驗。無論喜、怒、思、悲、驚,都有其原因和物件。環境幽靜、空氣清新、品德高尚、物質豐富、文化繁榮,都能引起人們愉快輕鬆的良好情緒,而環境髒亂、虛偽庸俗、文化枯萎等,則可能導致人們厭煩、壓抑、憂傷、憤怒的消極情緒。人們應該像重視環境污染一樣,重視情緒污染。我們要學會調適情緒的技巧,遇到壓力和挫折要合理發洩,別把不良情緒傳遞給別人。

 

墨菲法則(Murphy’s Law): 凡事祇要有可能出錯,就一定會出錯指的是任何一個事件,祇要具

有大於零的機率,就不能假設它不會發生。這並不是因為墨菲法則有什麼神秘力量。事實上,墨菲法則的

合理性正是我們所賦予的。如果萬事順心,很少有人會多想什麼。

 

畢竟,每個人都希望生活順風順水,心想事成。一旦遇到麻煩,我們刨根問底地找原因了。 您遇上了交通堵塞,八個車道被塞得滿滿當當。您恨不得馬上趕回家去,偏偏又沮喪地發現,除了你所在的車道其他車道汽車都在向前移動。您決定換個車道。可是剛換了車道,其它車道都在前進,惟有這條道上的汽車又變得紋絲不動。

 

墨菲法則啟示(一): 揭示了人類不可否認的愚蠢:因人們類多半會將”犯錯”搞的越糟 ,

不過那是人們自己的選擇。墨菲法則也讓我們看到自己根本無法掌控的事,就如塞車,總是會堵在

最慢的車道中的例子,就好像世上存在著某種普遍規律,以戲弄人類為樂。

若你想讓某種”好現象”顯示出來,那麼你就需要認識及相信你自身”潛意識”的力量,並積極的將意念

灌輸到你的潛意識中。因此,你必須讓自己內心,隨時的處於積極的狀態。

墨菲法則啟示(二): 亦告訴我們:當你狂妄自大時,墨菲法則會讓你承受失敗之痛;如果你承認自己

的無知,墨菲法則會幫助你做更好些。成功,並不像想像的那麼難,研究及檢討失敗,是為了更快+ 更好

的走向成功,在工作上要隨時準備接受失敗 !

 

人們常說凡事無不可為,祇要一鼓作氣往前沖,便能獲得成功,但人們卻也常忽略了一點,就是:

世上永無常勝將軍,人生難免有挫折失敗 !

手機、音樂、咖啡 – 2013年刊文章

本文刊載於《休士頓臺灣商會2013年年刊》

徐世鋼

作者到底是「鍵人」還是「觸生」?

「鍵人」、「觸生」

最近聽到一種作者稱謂的新的定義使得Spenser遲遲不敢下筆,又創下了TCC最遲交稿記錄,害得岑太太又要加班了。

 

以往作者常稱自己為〝筆者〞,但是現在幾乎沒有人用筆在寫文章,怎麼能再隨便自稱〝筆者〞了,這個詞彙已經要進入歷史長河了。

 

「那以後應自稱什麼?」,既然用電腦鍵盤將文章輸入的可簡稱為「鍵人!」, 還有更時髦的人是用觸摸螢幕將文章輸入的,應該叫「觸生!」。

 

手機、音樂、咖啡三個題目放在一起會不會太勉強了,請繼續看下去:

 

人類先天有很多種感官,隨之有各種複雜的感覺體驗。在自然科學上它們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在價值觀上如何取捨呢?從小習慣東方文化的價值系統,讓我們習慣『戒慾』的價值觀,傾向認為慾望與隨之來的感官是沒水準的,能昇華到高妙的精神境界才是有水準的。

古代的音樂是被限制的,僅供宗教使用或供帝王享用,因此慾望是被禁止的,人們被訓練成主動抹黑慾望,深信人可以戒除慾望而達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影響之下,明明是客觀科學的音響世界,也被認為是俗氣的奢侈品,更別提洋鬼子的飲料「咖啡」。

現代的人們漸漸明白,其實真實世界一直存在另一種價值觀,認為人類的基本慾望既然是本質存在的,當然應該加以尊重;只是,人性先天容易被誘惑而墮落,所以應該學習甚麼是適度享樂,如何避免沈溺於感官刺激而迷失自我。

 

「音樂」、「手機」

還記得,大約在40年前,剛拿到第一份打工薪水,立刻去買了一張莫扎特G小調40號交響樂黑膠原版唱片,以如獲至寶的心情,小心翼翼的調整鑽石唱針的壓力,以老舊的真空管擴大機滿足的聆賞莫扎特交響樂,所謂小心翼翼是不逢重大節日或貴賓到訪而不捨開機。不久後,CD雷射唱片的興起取代了黑膠唱片,再也不用擔心鑽石唱針的磨損而不捨得長時間播放音樂,終於感受到讓生活中充滿了音樂是多麼幸福的事。再不久,Sony推出了Walkman,讓隨身聽音樂變成了可能,到了近代,音樂數位檔案化(Apple的iPod),又使聽音樂的普及與音樂的傳播達到另一境界,推廣音樂的普及的兩大功臣Sony與Apple也都成了當代最大的公司,這也說明了普世對於音樂的渴求與歡迎。音樂的數位播放器有Apple的iPod以及無數廠牌的MP3播放器,問世的數量也幾乎接近地球人口,但是近期推出的智慧型手機挾著強大的音樂與影像處理能力,也等於宣告了MP3播放器的功成身退,智慧型手機不僅是理想的數位音樂的播放器,而且以其方便的聯網功能,可輕鬆的取得全世界各地的音樂。

 

「舊咖啡時代」

 

台灣的咖啡文化始於日據時代,隨著日本人把西方文化傳入台灣,台北市的幾個重要的商業街道,就陸陸續續創建了為數不多的咖啡館。台北市的咖啡館首先是在最早洋行集中的大稻埕沿河濱和貴德街和南京西路一帶。早期的咖啡館及茶室飄著濃濃的日本味,戴着神秘的色彩及粉味,那時還稱不上咖啡文化。接下來半世紀由許多咖啡愛好者獨立經營小型的咖啡吧傳遍了各大城市,這些咖啡吧的特色是價廉物美服務親切,一杯35元(約1美元)座在吧台上一邊品味研磨咖啡一邊與店主聊聊人生談談天南地北,咖啡的煮法多屬過濾式或虹吸式,這可算是美式咖啡時代。

 

「新咖啡時代」

一九九八年三月,統一星巴克STARBUCKS第一家店在台北市天母開幕,STARBUCKS是以義大利式Espresso咖啡吧為經營重心,台灣的咖啡客才發現重烘培咖啡豆的Espresso加上牛奶是絕配,才真正體會到甚麼是香醇濃郁的咖啡。

這家擁有超過兩萬家分店的咖啡品牌徹底改變了台灣的咖啡文化,從此之後,台灣由舊(美式)咖啡時代進入了新(義大利式)咖啡時代。

如果您認為台灣的本土咖啡業者,如臨大敵不堪一擊,那就錯了;台灣的咖啡業者充分發揮了模仿、改良、發揚光大的台灣精神,在STARBUCKS登陸寶島後的第2年,黃燦傑創立的「咖啡星球」在2000年開始以及具特色的「行動咖啡屋」行走於大台北地區的風景區休閒場所,一輛九人座的改裝車,外裝彩繪著顯眼的小王子漫畫,乍看之下它是一個「流動攤販」,但是,經過特別的設計,就成了風景區特有的裝置藝術,在STARBUCKS登陸寶島後的第5年,(2003年)由吳政學創立,販賣咖啡烘焙食品的咖啡連鎖店,品牌取名為「85度C」的原因是因為咖啡在攝氏85度時喝起來最好喝。更有許多散布在大街小巷的咖啡吧也進入了義大利式咖啡時代。義大利式咖啡在台灣都會區這幾年已成為時尚身活的主流,Espresso為基底的卡布奇諾Cappuccino拿鐵Latte、焦糖瑪奇朵Caramel Macchiato, 徹底進入都會男女的生活。

 

「台灣咖啡文化」

僅有咖啡的鑑賞、沖泡、品嘗還不足以稱為文化,完整的咖啡文化應還包含咖啡豆的栽植與烘培。台灣的中高海拔多山亞熱帶地形適合栽植咖啡豆,目前較有名的六大莊園出產的咖啡豆多產於海拔800-1300公尺,並配合了水洗式、蜜處理、日曬等處理法屢屢獲得各項好評,更有古坑咖啡已享譽國外。以台灣的製茶精神來製咖啡,如能再輔以國際品牌朔造及專業的行銷宣傳,假以時日,必能成為國際一流品牌。

 

「義大利式咖啡與茶

義大利式咖啡表現的是:香醇、濃郁、野艷、華麗、奔放、激情,播放一些羅拉費琪的爵士樂(Luolafeiqi jazz),或是義大利街頭藝人的手風琴音樂可以感受到置身巴黎左岸咖啡館的閒情。茶文化代表的是:素雅、清純、內斂、含蓄、甚而形而上,應該欣賞一些古箏、琵琶的中式樂曲才能襯托高深的意境。

「心動了嗎?」

最近又聽到有一種有關電話的禮貌「人生有如打電話;不是你先掛,就是我先掛」,既然人人都會掛,不如寵愛自己一下,趕快選一首好音樂,配一杯香濃的焦糖瑪奇朵,挑動您的味蕾,享受華麗、奔放、激情且多層次餘韻綿延的感覺。

能源節約看不見的好處 – 2013年刊文章

本文刊載於《休士頓臺灣商會2013年年刊》

陳志宏

本文的關鍵

 

僅只節約能源可能會導致較長的投資回收期,使得高成本的光源效率升級難以令人信服。

 

光源效率升級的專案有許多的額外的好處,可以使它們更具有吸引力。

 

看不見的好處包括設備使用壽命的延長,生產效率的提高,及維護費用的減少。

 

雖然提高能源效率是降低公用事業電費的好方法,但是成本高昂的光源效率升級與長投資回收期難以令您的組織中的金融決策者同意。要說服持懷疑態度的高階主管,它可能需要看看能源成本以外的好處和費用的減省。事實上能源節約專案可以多種方式影響你的底線, 比如像﹕延長設備壽命、 降低維護成本、提高生產力和增強公眾形象。通過強調這些隱藏的好處,您可以有更強的理由支持以提高能源效率做為長期投資。

 

延長的設備使用壽命

 

所有的設備都有有限的使用壽命評級。該評級基於每年的平均運行小時數。除了節省能源成本之外,減速運行及關機將會延長設備的有效使用壽命。其他養護措施也會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例如,降低空氣壓縮機的壓力將減少外洩的空氣量因而節省能源。它還會因減少發動機的磨損而延長壓縮機的壽命。

 

降低的維護成本

 

高效率的設備也可以降低維護成本。例如,最新的 T8 燈具有壽命 30000 小時 與舊的T12的20000 小時相比,用在更換燈管的維修人工相對的低許多。在一個大型的設施,這樣可以顯著減少維修人員在更改或替換裝備所花的時間。在特定實例中,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的羅森酒店和/度假村,被因嘈雜和發生故障的通風風扇的維護要求所折磨。它們把舊風扇替換為新的能源之星認證的風扇。酒店不僅 每年減少 $26,000能源成本,安靜和可靠的風扇也減少了維修時間和人工進而多節省了幾千美元。

 

提高了生產效率

 

節能的升級,如採用自然光和先進的空氣過濾系統, 還有助於提高整體的工作氣氛和室內空氣品質。這也是說提高工人的生產效率並減少曠工。2009 年對採用綠色建築的雇主的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報告指出生產力的增加, 同時有45%的雇主提到缺勤率下降。這些報告的結論是每個雇員平均每年少請三天以上的病假和整體生產力平均增加了 5%。

 

降低了能源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能源是一種商品。像任何商品一樣,能源價格可能隨時發生變化。能源價格往往基於供需的問題或季節性需求更改。當能源在業務預算中佔的部分越小, 公司或組織受到如電力和天然氣的關鍵能源價格變動的影響越小。

 

增強公眾形象和價值

 

在一片的綠化環境中, 消費者想要購買對環境友好的產品而有才華的員工想要在綠色組織裡工作。消費的公眾,以及環境監管的機構,鼓勵節約資源和減少有害氣體排放。通過有效使用能源和減少碳足跡,你的組織將會凸顯出眾。2011 哈裡斯民意調查發現將近 70%的受訪者寧願在已通過協力廠商機構,如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 (USGBC) 認證的組織工作。2011年建築市場報告發現綠色標記的建築物租金較高3%至 6%;此外,在同一期間賣出的綠色標記的建築物有11%至19%的溢價.

傳承 – 2013年刊文章

本文刊載於《休士頓臺灣商會2013年年刊》

張世勳

1971年台灣退出聯合國,1979年台灣和美國斷交。造成二次移民潮。尤其1980年初,大量鄉親移民美國。很多落腳休士頓,從事各行各業。我們這群台美人在異鄉打拚,保持固有台灣傳統文化和奮鬥精神,結婚生子,創造一個溫暖舒適安全的家,追求美國夢。如今我們這批台美人事業有成。年紀從年輕帥哥,美女漸漸變成阿公和阿嬤,步入退休之年。而我們下一代看到我們努力的模範和教導有方,也很容易的融入主流,成為道地的美國人,社會的一份子。可是早期華人的台灣精神和台灣傳統的美德,漸漸隨著上一代老化而慢慢消失。但是保衛固有華人和台灣精神及傳統文化傳承是每位台美人的責任和義務,我們這一代假如袖手旁觀,將來後果是非同小可。

有人會質疑,生活在美國就應該入境隨俗”Do what the Americans do”。可是甚麼是”美國習俗”呢?根據我的理解,美國是一盤沙拉而不是早期我們想像的一個民族大溶爐,有不同的種族與不同的習俗,就好像沙拉食譜中的許多佐菜,當你把這些人混合在一起,再加上大家的共同目標(就像沙拉的沙拉醬),遠看像是混合在一起的炒大雜燴,但是近看是含有不同成分的一盤沙拉菜。這就是你看到了所謂的美國習俗。在美國除了我們常接觸的習俗及節日如復活節,感恩節,和聖誕節以外其他像猶太教的安息日(Sabbath),回齋戒月(Ramadan),和墨西哥的亡靈節(El Díadelos Muertos)也漸漸得到主流的認同。而我們華人的傳統節日除農曆新年以外,其他如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我們有沒有介紹給主流人士和自己下一代呢?而華人固有的吃苦耐勞美德是否有傳承?

華人人口在美國雖然只有1.3%,在大休士頓區也只有1.4%,但是也是有七,八萬華人居住在於大休士頓。除了近幾年來於中國移民以外,有大半數是定居當地三,四十年以上是台灣移民及後代。這一群台美人會不會因為離鄉背井太久,把自己的精神和文化漸漸忘記和簡化?我們是不是要有責任來盡力推動自有精神和文化?在二十多年前我遇到一位年輕華人會計師,他是在美國出生第五代華人。祖先在十九世紀末來美國開拓鐵路。他很自豪的說先人傳下家訓要努力向上,不要忘記華人刻苦耐勞的精神,並且不要忘記自有的文化傳統,要讓華人在美國被尊稱為”模範”民族。在人之上而非之下。

若我們不重視自有傳統文化的宏揚和維護固有台灣奮鬥精神,那麼中華文化在國外將走向消失的道路。我們這一代與在此地出生的年輕人一定會產生嚴重文化代溝與認識隔閡,對於培養一個民族文化,將會帶來負面衝擊。久而久之只會以”美國文化習俗”取代中華文化和台灣精神。

減少Surge對家電的損壞 – 2013年刊文章

本文刊載於《休士頓臺灣商會2013年年刊》

白釗民

什麼是Surge?

我們在家中電源插座得到的是120伏交流電,電力公司雖儘力維持電壓的穩定狀態,但雷擊、短路、或電桿被撞等情形有可能使電壓瞬間跳到幾百甚至幾千伏特,這種瞬間變化便是Surge,它只維持小於百萬分之一秒的時間,但卻有可能對家電用品造成昂貴損失。

除了Surge外,我們也可能受到其它不正常供電的影響,下列各種情形都可能對家電造成短暫干擾或永久損壞,並非所有的電源問題都是Surge造成。

這是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穩定電壓。

短時間的電壓不足(Sag)通常不致損壞家電,但可能干擾電腦操作或使電子控制儀器喪失記憶。

短時間的電壓稍大(Swell)可干擾甚或損壞敏感電子儀器。

極輕微但持續性的電壓不穩(Noise)不致於損壞家電,但對精密電子控制儀器可造成一些干擾。

那些家電易於受到Surge的影響?

現今每個家庭中除了傳統的電器用品,如:冰箱,烤箱,燒飯爐,吸塵器,洗衣機,烘乾機,冷暖氣……等等以外,都增加了許多電子產品,如電腦,伴唱機,智慧型電話,記憶型冷暖氣調溫器,車房門遙控器……等,在一些傳統家電用品中也加裝了許多精密複雜的電子控制,針對Surge的問題,我們可將注意力集中在每件用品與外界連結的線路上,其中包括(1)電源線,(2)電話線,(3)電視天線,及(4)電視 Cable線,以上每條線都提供一條Surge進入用品的通路。由於我們慣於將電壓不穩造成的損失歸咎於“Power Surge” (電源線的Surge)而時常忽略了其它3條通路。只要電源就可運作的家電,例如:烤箱,冰箱,沒有接Modem的電腦,沒接小耳朵及Cable的電視,避免Surge損壞的方式比較單純,除了電源線還必須再接其它線路的電子用品,則受到Surge影響的機會倍增,保護措施也更需費心。

Surge的根源從何而來?

  1. 閃電雷擊:閃電造成的後果分成直接與間接兩種,被直接擊中的建築物如沒有正確按裝的避雷針,房屋通常會遭損壞並起火,但即使有避雷針的保護也仍然無法避免Surge在線路系統中的發生,這就是直接影響,所謂間接影響是指遠方的閃電在電線,電話線,Cable線中造成Surge,而後循著線路進入沿線用戶家中。對Surge有完整保護的房子,不但可免間接影響的損壞,即使被直接擊中通常也可免於Surge造成的破壞。
  2. 電流開關:電在線路中的流動被突然阻斷或接通時會造成Surge,就如同水龍頭被突然關閉時水管中的水壓會瞬間升高而造成Water Hammer(水管的敲擊聲響)一樣,電力公司的閥門操作及家中電器用品的開關都會形成此一類型的Surge。

如何免除或至少降低Surge所造成的損害?

  1. 在線路進入房子的入口處按裝Surge Protector以保護整個線路系統,此種按裝所需材料較貴,施工也必須借重專業人員,因而成本較高。
  2. 購買數個插入式的Surge Protector插入於使用電腦,大螢幕電視等較昂貴又易於受損之家電的電源插座,此種方式經濟又方便,但無法保護有電子控制的烤箱,燒飯爐,烘衣機等240伏的家電用品。

以上兩種保護產品在選購之時很容易被複雜的產品名稱混淆,可能在市場中見到的名稱有:“Surge-Protective Device”,“Surge Protector”,“Surge Supressor”,“Transient Voltage Surge Supressor”,“Surge Arrester”,其實不管廠商們如何稱呼他們的產品,各種保護裝置都在設法作同一件事,就是將超過正常的電壓導入地下,比較適合產品功能的名稱應該是“Surge Diverter”。由於過高的Surge是被導入地下,沒有接地系統的電路是無法受到保護的,也因為如此,很多60年代甚或更早的房子想要消除Surge的損害,必須在配電箱處按裝保護裝置以外同時加裝接地,如想使用插入式的保護裝置則須在要保護的插座加裝接地。

當我們購買插入式的保護裝置時還需要閱讀產品說明搞清楚一件事,當保護裝置故障時有些品牌會切斷電流,停止供電, 有些品牌則是跳過保護裝置維持電流繼續通過,因而失去保護功能, 消費者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目前多數產品配備有指示燈來顯示保護裝置內的情況,但由於指示燈的數目及顏色所代表的意義,到目前還沒有規範,因此閱讀並保存產品說明就更重要了。

使用兩種線路的電器用品為何更易受Surge損害?

有些家電用品只需連接一種線路便可使用,例如沒有接Modem的電腦,手提收音機,使用桌上型天線的電視,或電燈,電扇,烤箱……等,這些用品只要使用插入型的Surge Protector便可使受Surge損害的風險降至很低。另有一些電器需同時連接兩種線路,例如接了Modem的電腦,使用小耳朵的電視,附帶變壓器的電話等,這些電器同時使用電源線路及訊號線路,當兩個線路中的任一個產生Surge或是兩個線路都產生Surge,但卻不均勻時都可能造成對電器用品的損害,也因為如此,即使兩個線路有各自的保護裝置,仍然可能因為二個保護裝置對Surge消除程度的不一致而造成損失,對於這種情形的解決方式是使用一種帶有電話線插孔(或電視Cable線插孔)的電源Surge Protector,換句話說是可同時處理不同線路之Surge的插入式保護裝置,使用時將同一電器用品所使用之不同線路都經由同一個保護器,則可大幅減少不均勻之Surge造成的損失,但使用此種裝置須注意電話線插座有入口及出口之分,插反了便無效力。

在電力入口處(Panel Box)按裝一個總的Surge Protector是否就可高枕無憂?

家中所有連接單一線路(電源)的用品可全面受到一個總的Surge Protector之保護,但連接二個甚至三個線路的電器用品,由於低壓線路也會有Surge,因此仍然可能受損,不過總的Surge Protector能夠使2合1(或3合1)的插入式保護裝置失敗率降低。所以最理想的方式是在電力入口處按裝總的Surge Protector之後,在每個使用二或三個線路的電器用品處再加裝插入式的保護裝置,才可免於受到意外的干擾及損失。

美留台留何處 – 2013年刊文章

本文刊載於《休士頓臺灣商會2013年年刊》

宋明麗

因投資失敗,工作不順而滯留在中國的台商,被稱為台流。他們因債務,面子問題,或早已拋家棄子而不敢回台,也有因為還在等待機會而留下的。在美國,我們這批嬰兒潮的台美人也因年歲漸大,屆齡退休,而面臨何去何從,也開始思索留在美國或回去台灣。年輕時我們喊口號要留美,是指留學美國,而今我們喊留美,則是指要在地老化,養老在美國,這批人就姑且稱美留,而想回臺灣落葉歸根的,就叫台留吧。

本會的主力成員,大都是1980年代移民來美的台商,有的來留學,有的是依親,就業或來創業的。我們這代年紀號稱五六十,當然有幾位大哥級的已邁入了七十,至於五十以下的,此文當作參考就好。李雄是做房地產的,擅長分析,認為我們這代人是嬰兒潮的黃金世代,行動力強,即使到退休時,也是退而不休,經濟能力好的,可狡兔三窟,如回原居地懷舊敍舊,等不適合旅行時,就找個離孩子近的,或孩子離我們近的地方養老。

本人只是負責收集會友的意見來歸納,以下的分類不是搞分化,非升堂公審,也不是探人隱私,大家笑笑就好。沒被寫到的,也許你還太年輕,或是父老子幼,如阿嘉和雄哥,目前還不須考慮這問題,或許你事業日正當中,不必多此一舉提問,或許不好意思問你,或怕問太多會被你罵的,或是你會懷疑我要幹嘛,當然也有白目一族的王明,說他根本沒有想過這問題。而我最敬佩的臺灣阿信,澎湖三妹說沒想過要做什麽,若有朝一日退休,先休息一陣子再說吧。

冠軍組,是最幸運,最令人妒忌的一群,所有兒孫都在身邊的。最誇張的當然是Tiger了。三棟房子相連,虎媽+虎哥虎嫂住中間,右邊是虎子一家四口,左邊是剛新婚的虎妞,三不五時還有個虎妹來探兄。第二誇張的是管光紅,全都住他家附近,每天都要去看孫,木蘭因此對媳,婿很抱歉。另一家是王董的,據說每天全家在一起吃晚餐。簡仔,廖仔,美芬也不錯,也是常全家一起吃晚餐。這批人幸福的有點令人生氣,他們的桃花源就在休士頓。

幸運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是有子女孫兒在本地的,這組人較多,有太山師兄,阿住仔,阿富仔,阿三哥榮森,劉元正等人,當中也有幾個準備擠入冠軍組的,如周老大,阿本仔,聽說會叫他們的孩子都搬回來。也有些有子還沒孫的,如Fred老大, Carol二姐等。陳舜哲說,在休士頓行醫的女兒很貼心,老古家的也是。這組人是幸運的,既喜歡留在休士頓,家在這裡,事業在這裡,孩子也在這裡,楊朝諄說不會退休,何等壯志。林鋕銘說暫且還會美台兩地跑,他還要幫世界臺商總會籌劃許多事呢。李席舟說除了以上,還有他要奉獻服侍的教會在此,不輕言離開,而且還要籌畫教會的養老村於此,我馬上想報名,可是他說要先去他們教會報到才行。

依親組,這組並非一定和孩子住一起,但會搬和孩子近一些。以前我們說父母在那裡,故鄉就在那裡,可是,現在可能是兒女在那裡,養老就在那裡。儘管曾豪邁地說要和朋友一塊老去,可是病了老了,還是搬到近兒處吧,因為等你老時,朋友也都老了,可能誰也顧不上誰了。就像徐志摩的偶然,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是忘掉……。所以大部份的人,雖喜歡休士頓,但會去靠近孩子的地方養老終老。這組也有多人,思想較傳統,不是養兒防老,只是覺得較有安全感吧。謹列有聊過的楊國貞,謝貴分,葉宏志,楊朝詔,蔡忠和等。

死忠組,是對休士頓從一而終,不管孩子在那裡,就是喜歡這兒,因爲寬敞,實惠,方便,最主要是熟悉,還有一群的好朋友,這組也有不少人,如玉枝,蘇埣華。林信甫把後院當農場,養雞養魚養兔,但不殺生,像寵物般供養,走了還立十字架。洞洞說年青時出國,已是西化的思想了,不會因孩子的因素而考慮到外地。林重光說不搬家,孩子若有心就要搬回來。不過,以上幾組其實互有重疊,都算是本會的主流民意。但是也有夫妻意見不同的,王超文很自然的想回台安養,但老婆大人說隨意而安,就安在休士頓吧,吳真惠喜歡休士頓,洪恭儀喜歡北加州的天氣,較不會過敏,不過黨意淩駕民意,想也知道誰握有最後決定權,所以把他們列入此組。其實這組不是不疼孫,而是明瞭和兒孫親近的時間有限,他們大了就有自己的天地,阿公阿媽只是階段性的角色。

遊山玩水組,喜歡來去四方,最多是想台灣休士頓兩地跑,等到跑不動了,再決定最終落腳處。方台生家的姍姍就說退休後要好好為自己生活。Spencer說要當遊牧族,帶著古玉枝到處玩。連鍾琦喜歡舊金山,附近許多國家公園,他假設還有20年的好時光,要和家人共用人文與自然。喜歡盆景的陳世傑的夢想是當個到處游山戲水的文藝老青年,小時候的憧憬地據說是桂林山水。張永男以前說退休後要四處講學,但他家發言人Cindy說現在改成四處打球了。駱健明已去看過台灣的養生養老村,暫列兩地跑一族。會友已有數人搬到南加州的那久那的退休村,也有人未雨綢繆先去置產,那兒景色氣候像天堂般的宜人,陳展南,羅明忠等,已可以開休士頓旅南加州同鄉會了,聽曾恒輝說有的教會已下令別去那久那參觀,怕教友都搬光了。兩地跑組,應還有吳國寶,鄭嘉明等,我也已到記少忘多的年紀了,若弄錯請勿提告。

回台組,是不管在那裡,總覺得故鄉的水最甜,土最親,老了要還鄉的一群人,醫療及生活費用也是他們很大的考量。建舟說台灣生活較容易,同樣的生活品質,在美國較貴,孫子子有他們的父母在照顧,想他們時就飛來看看。陳元憲說台灣親友多,宜蘭好山好水。坤泉說台灣方便,老人諸事也較容易處理。淑英想回台,因是自己的出生處,同學,親友較多。吳宏傑喜歡是說老了不方便時,可請菲傭照看,若被菲傭欺負呢?他說若連被欺負都不曉得說時,也是差不多了。岑麗卿希望回台,是因為醫療方便,吃方便,唯一不好的是住太貴。王慶隆毫不猶豫的說要回去高雄退休,是個意志最堅定的港都男兒。我喜歡當台留,是因為家鄉的好山好水好親友,足親切足感心,而且聽的懂醫生的話。

在閒聊時,較意外的是幾位本以為是必然回台派的,曾在桃園笑傲江湖的周老大,竟說已不適應台灣的(夜)生活了。林重光則是對台政情不樂觀,以前老罵美國不好的葉太太,現在也不罵了,每天愉快的和阿仔,手牽手在健身中心浪漫逍遙。圓環戴太太說台灣的交通太亂,許多在台親友中箭下馬。Jackson則說回台是夢想,喜歡台灣的醫療,保險不會很快趕人出院,而且交通便利,只是因太小時便出國,在台灣較沒有朋友同學。徐正雄說感覺上在1970前後出國的,大多有壯士一去不復返的精神,出來了便沒想到還會回到臺灣度餘年。

各位老大,抱歉了,這篇主題實在有點深奧,也許你本來很篤定,看了眾人雜七雜八的意見,你開始疑惑了,就連我也傷腦筋,夢想直接由壯年跳到消失,直接略過老年。現在才明瞭信教的人有福,參不透時,就把難題交給上帝或佛祖吧。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意料之外的才是真實的人生,計劃與現實不同,夢想歸夢想,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變化又抵不過老闆(老婆)的一句話,最後還是得看身體的造化。不管以後我們將何處留,美留台留處處留,應不會忘記我們曾在休士頓台灣商會,共同度過許多狂放美好的歲月。最後再提醒一下,以上文句若有會錯意或聽錯意的,還請見諒,請勿追殺。